大力改善村容村貌 李應文讓當地“最窮村”一年大變樣

收入微薄、村道泥濘、房子破舊曾是省級貧困村石灘村的真實寫照,2015年石灘村的集體收入還隻有2.67萬元,是博羅縣東部片區的“最窮村”。然而,2016年底該村集體收入超62萬元,增長2200%多,34戶貧困戶中有22戶實現脫貧。

從該片區曾經的“最窮村”一躍成為“最富村”,在惠州市紀委駐石灘村幹部兼村委第一書記李應文看來,脫貧的秘訣隻有一句話:“撬動生態特色農業,帶著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幹!”

村民在傢門口就業

貧困戶葉壽和的妻子在石灘村裡的生態農業基地務工。對於這個上有80歲不能自理的母親、下有兩個年幼讀書孩子的傢庭來說,這份工作如同雪中送炭。

“她每個月穩定收入2500塊錢,我自己再種點地、養些魚,收入不是問題。”葉壽和說,在傢門口務工,還能就近照顧老人,“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

這個位於博羅東部的貧困村,產業基礎薄弱,富餘勞動力沒辦法轉移,曾是駐村幹部李應文心頭沉甸甸的一塊大石,“很多人照顧傢裡不能外出打工,村裡又沒有產業。”

如何發展因地制宜的產業,讓貧困村民盡快擺脫貧困?2016年4月駐村以來,李應文天天在村裡忙碌著。

2016年,幫扶單位惠州市紀委引進瞭惠州東部灣農業生態有限公司,在石灘村裡流轉瞭200多畝土地,投資近400萬元,蓋起瞭薄膜大棚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據介紹,生態農業基地采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計劃由公司承包經營,打造集果蔬種植、休閑旅遊於一體的特色產業,貧困戶通過流轉土地可以獲得每年每畝900塊錢的租金,還可以到基地務工。

“基地務工每天可以拿到100塊錢工資,我們要求優先考慮提供給該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台灣商標註冊代辦戶。”李應文告訴記者,“公司做給農戶看,帶著農戶幹”的做法,讓更多的貧困戶“活學活用,現學現幹”。

據瞭解,把生產基地“搬到傢門口”,目前已經解決瞭28個貧困戶的就業問題,每戶每年可增加收入近3萬元。李應文自信,這個首期200畝的基地,去年已經為村集體經濟帶來瞭可觀的增收,將成為帶動當地村民致富的一個重要引擎,“等基地完全走上正軌,預計可以提供超過60個就業崗位。隻有產業起來瞭,貧困戶有活幹,村裡才真正具備脫貧的動力”。

大力台中商標申請查詢台灣商標申請改善村容村貌

石灘村地處低窪地帶,易受災害影響,農田水利、防洪排澇設施不完善,每逢大雨內澇較嚴重。為此,李應文挨傢挨戶與群眾面對面溝通、瞭解村民需求後,以農村基台中申請商標代辦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謀劃制定石灘村近期和長遠脫貧規劃。

“確定瞭農田水利、村道建設、亮化美化、污水治理等民生項目19個,總投資2930多萬元。”李應文告訴記者,駐村工作隊對準民生項目,積極爭取各級財政項目資金。

據瞭解,去年以來,村裡已投入各類資金1000多萬元,陸續完成瞭自來水管網、村衛生站、茅塘排澇站、貧困戶危房改造、村道路燈安裝、高標農田建設和村便民服務中心改造等7個項目建設,接下來還要對村道進行綠化、美化、加裝路燈,引進更多企業落戶。

“如今,很多人回到村裡後,可能認不出這是石灘村。”貧困戶葉連波感嘆道。今年,在幫扶單位的幫助下,他申請瞭400隻雞苗發展養殖業,年底雞苗出欄,預計能增加收入3萬多元,今年傢裡還蓋起瞭新房。

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後,去年格桑花、油菜花一開,石灘村吸引遊客10萬人次以上,村民們在傢門口賣農產品,又增加瞭一筆收入。李應文告訴記者,接下來鎮裡還準備打造融匯農傢樂、住宿、餐飲一體化的鄉村體驗遊,“真正實現農村變景區,農產品變旅遊商品的轉變”。

精彩語錄

解決貧困問題,離不開培養群眾自力更生的精神,增強“造血”脫貧,最快速有效是讓群眾在傢門口能就業。扶貧工作非常辛苦,經常加班加點,但每當為群眾排憂解難後,群眾含著淚水對你說感謝時,就充滿瞭無限動力與成就感。

編輯:鄔嘉宏



(原標題:大力改善村容村貌 李應文讓當地“最窮村”一年大變台中申請商標費用樣_金羊網新聞)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07364860B35A993B

arrow
arrow

    ref683h2s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